“各位会员,镇工会统一采购的土鸡土鸭已到货,请大家排队领取。”近日,樟村镇工会从贫困户叶林卫家采购了近百只土鸡土鸭,新鲜宰杀后分发给参与团购的干部职工。庚子新年,贫困户叶林卫过得有点焦虑,原本指望自己精心饲养的家禽能卖个好价钱,但由于疫情影响,160只土鸡土鸭一度滞销。得知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镇工会开展消费扶贫打开销路,助其增收5000元。
让农副产品从滞销变直销,由线下到线上,电商平台发挥了大作用。三清故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消费扶贫助农商城,组建销售专业团队,创新“消费扶贫产品基地+贫困户+实体+电商”的生产经营模式,利用助农小程序、淘宝店、微商城在线上专销贫困户农产品。从联系摸底了解产品存量、收购农产品、规范化包装到上线上平台实行一条龙服务。据了解,仅4月份以来该企业就在线上帮助百余户贫困户销售了90余万元滞销农副产品。
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下镇镇白桥村专门将扶贫车间设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极大方便了贫困户就业。该车间常年有来自本地及浙江等地的来料加工订单,日常可容纳20多人就近务工,人均月可增收2000余元。
“颜银香,家里5口人,1人原在外务工,因工厂暂未开工,目前全家务工人数为零,统筹安排该户1人到公益岗位就业。”疫情发生后,针对贫困户就业难题,紫湖镇张岭村对照贫困户花名册坚持每周上户排查,尤其是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已脱贫户、边缘户和贫困户重点关注,并建立台账,因户施策,针对原先在外务工今年暂时无工可务的贫困户优先安排3-6个月的临时性公益岗位。这是玉山县解决“零就业”家庭生活困难有力举措。玉山县从县直单位结对帮扶资金、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补助临时性公益岗位,目前全县已累计安排贫困户临时性公益岗位617个。
及时组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摸底,玉山精准掌握外出务工需求、务工人员基本信息,并通过收集外地用工信息、统一组织输出、全程严防严控、协调客运专线等服务,为确需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的“点对点”贴心服务,确保他们安全健康地返回岗位。截至目前,全县外出务工就业的贫困劳动力达60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