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籍文献缩微抢救:小胶片里存文脉

  4月22日,郑善姬在操作台上检查制作完成的缩微胶片。     4月22日,郑善姬在缩微文献冲洗室内打印缩微胶片。     4月...

从最早家书“牍”懂秦代家国故事

新华社记者喻珮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000多年前的秦楚战场上,征战的士兵如何与家中联系?军中生活如何?两枚木牍所载的“中国最早家书”跨越地域与时空现世,将一段家国故事长久地留...

国宝画重点丨从这里看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演进

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是长江下游地区少有的连续时间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 该遗址的发现 为推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 关键区域、关键时间...

《大道维新:中国式现代化》9语种出版

  由清华大学教授戴木才撰著的《大道维新:中国式现代化》(多语种),近期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西、德、日、俄、阿拉伯文、葡文等9语种出版发行。该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与全...

备教材 迎开学

  2月22日,工作人员在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新华书店仓库整理清点中小学教材,准备送往各学校。     2月22日,工作人员在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新华书店...

新春走基层|高铁“流动书屋”:一路书香悦君途

飞驰的高铁上何以陪伴漫漫旅途?今年春运开启后,旅客们惊喜地发现,广铁长沙客运段动一车队G6113列车可以借阅书籍。     两位旅客在“悦途书角”选书。(魏星亮...

穿越时空的文明对话——法国国礼《论语导读》背后的故事

牛皮封面、飘口烫金、书口刷红……2019年3月,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从法国总统马克龙手中接过作为国礼的《论语导读》,细细翻看。这部首次以法语向欧洲系统介绍中国儒家思...

“修复”古籍残卷中的文明记忆

新华社记者赵洪南 镊子在指尖轻捻着,游走于残损的古籍书页,纸屑被层层揭起。修复师王斌坐在红色漆木工作台前,一边轻轻拨弄着桌案上泛黄的纸页,一边用毛笔蘸上浆糊,粘补书页上的缺损部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