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发展之基。2023年,玉山县立足大局所需、群众所盼、卫健所能,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绘就为民底色,书写了“健康玉山”新答卷。

多举措齐发力 医疗能力提档升级
突出柔性引才。2023年,我县积极从上海、杭州、深圳等地引进知名专家建立工作站、名医工作室,推行“周末医生”制度,每个周末或节假日定期来玉山各大医院开展手术、会诊、科研指导等工作。2023年共设立医学博士工作站18个,全县31个博士工作站累计开展诊疗服务2531人次,开展手术246台、举办专题讲座13期,引进医学先进技术51项。

深化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强了黄家驷医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交流协作,举办了《黄家驷外科学》回黄家驷院士故乡暨在粤饶籍医学专家回乡义诊、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来玉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选派了骨干医生参加全省协和领军学者班培训学习,正式成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地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功推动黄家驷医院成为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协作医院,县中医院与浙江肿瘤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整合畅通双方技术、人员等要素资源,提升全县医疗服务水平。

积极培优塑强。持续推进“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评选了首届“玉山县弘扬黄家驷精神医学奖”6个和名医(名中医)10个、名科4个、名院1个,在全县营造了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黄家驷医院完成“五大中心”建设,县中医院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两家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检,全年引进了医学高层次人才13名。
瞄准服务重点 夯实卫生健康之基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23年,玉山县坚持以大抓基层年活动为重点,启动了黄家驷医院与冰溪街道卫生院,中医院与四股桥卫生院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单位。实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立县与乡人才双向交流长效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全县17家乡镇(街道)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及以上标准,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建设。三家卫生院完成特色科室建设。辖区内132家产权公有村卫生室达标率90.15%。

重点人群健康促进行动有序推进。规范建立了玉山县危急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开展了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动态评估,婴儿死亡率下降到0.5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2.73‰。县中医院康复中心投入使用,中医药大楼、玉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完成了19个乡镇卫生院和4家民营医院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工作。

中医药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圆满完成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评审迎检工作。制定了《玉山县中医药健康产业规划2023-2035》。与江西省中医药大学培训部签订培训协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模式,促进临床医师业务与中医药融合协调发展。县中医院国医堂和中医治未病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年度培训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人员110名。

卫生健康法治建设积极推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办理各类业务事项1129 件。深入开展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过度医疗专项治理、医废污水、职业卫生监督执法,查办违法案件25起。
坚持健康优先 扎实推进民生实事
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项目(妇女儿童医院)工程已竣工,搬迁工作陆续进行中,其中婚登婚检优检中心已于2023年10月16日投入使用。全县婚检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6.41%。黄家驷医院传染病防控大楼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中。免费为全县适龄女性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免费为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孕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加大婴幼儿入托补贴补助力度,对符合发放入托补贴条件的机构按每人每月300元补助标准给予补助。

建立健康工作新机制。印发《玉山县创建健康江西行动示范县实施方案》,调整健康玉山建设委员会,组建健康玉山办。建立公共政策和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积极推行健康玉山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体系。深入开展18项健康玉山专项行动,公立医院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创建达标率100%。全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6.4%。

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在《健康玉山》微信公众号推送权威机构健康科普知识530篇,在县电视台播放《健康直通车》专题节目18期,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076场次,印发22种健康教育处方共16.5万份。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推进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规范疫情信息预警监测。成立玉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专业队伍。成立了玉山“120”指挥中心,三家公立医院均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和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全县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全省唯一一家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冰溪街道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并投入使用。(记者 周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