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山 玉山的亲们,拒采野生蘑菇了解一下

玉山的亲们,拒采野生蘑菇了解一下

广大群众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广大群众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春天来临,
野生蘑菇又开始不断冒出
不少亲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但是采食野生蘑菇可是十分危险的
吃了毒蘑菇
可是会有躺板板的风险哦!
这篇关于毒蘑菇的指南
你一定要看
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

 

 

一、什么是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致命鹅膏)、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严重后果。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误食。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地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不盲目采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广

 

踏春郊游期间,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广大群众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不认识或者没吃过的野生蘑菇不要购买食用。
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婚丧宴请、大型会议等群体聚餐禁止烹饪食用野生蘑菇,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毒蘑菇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毒素),例如引起贫血的溶血素;导致幻觉(如幻视、幻听、狂歌乱舞等)的生物碱;引起呼吸衰竭的红菇素等等。这些毒素经口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脏器损伤。而在实际的中毒案例中,还有患者食用了多种毒蘑菇,中毒症状更为复杂。

(1)熟识毒蘑菇的形态,注意区别:毒蘑菇种类繁多,不可胜举,凡有菌环、菌托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蘑菇包括一些可食蘑菇,但其毒蘑菇形态与可食蘑菇相似,很难辨别,易误食。对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为了自身的健康,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

(2)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虫子能吃的或能生蛆的无毒;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可信不可靠。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发病严重的,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急救,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尽早排除毒素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原则是:

1.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在医院救治之前,为减少毒素的吸收,可以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医院可于早期对病人进行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2.胃肠炎患者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3.神经症状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加强对病人进行良好监护。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其中,我省最常见的毒蘑菇是大青褶伞(铅绿褶菇)、日本红菇(背土菌、石灰菌)等,此类毒蘑菇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的普通胃肠炎症状,都属于高发的中毒品种,每年各省份均会出现中毒病例。

毒蘑菇认识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是毒蘑菇。

 湿便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惨剧。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朋友们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可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不采摘、不购买 、不食用野生蘑菇!
珍爱生命
远离野生毒蘑菇
赶紧转发提醒家人朋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7361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