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群众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广大群众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致命鹅膏)、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引起死亡是毒蘑菇中毒的严重后果。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长什么样? 一起来看看
广大群众切勿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食品经营者要落实对食品进货查验

二、毒蘑菇中毒原因是什么?会有哪些表现?
毒蘑菇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其中含有有毒物质(毒素),例如引起贫血的溶血素;导致幻觉(如幻视、幻听、狂歌乱舞等)的生物碱;引起呼吸衰竭的红菇素等等。这些毒素经口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常见蘑菇中毒有7个临床型,分别是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光敏性皮炎型,除此外还可造成其他系统脏器损伤。而在实际的中毒案例中,还有患者食用了多种毒蘑菇,中毒症状更为复杂。

三、如何预防中毒
(1)熟识毒蘑菇的形态,注意区别:毒蘑菇种类繁多,不可胜举,凡有菌环、菌托的野生蘑菇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蘑菇包括一些可食蘑菇,但其毒蘑菇形态与可食蘑菇相似,很难辨别,易误食。对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采集食用,为了自身的健康,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
(2)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虫子能吃的或能生蛆的无毒;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可信不可靠。
四、不幸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发病严重的,应立即呼叫救护车急救,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尽早排除毒素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治疗原则是:
1.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在医院救治之前,为减少毒素的吸收,可以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随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可反复多次。医院可于早期对病人进行大量输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2.胃肠炎患者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催吐后,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盐水和加入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
3.神经症状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加强对病人进行良好监护。
食安办小贴士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其中,我省最常见的毒蘑菇是大青褶伞(铅绿褶菇)、日本红菇(背土菌、石灰菌)等,此类毒蘑菇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的普通胃肠炎症状,都属于高发的中毒品种,每年各省份均会出现中毒病例。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