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烈士寻亲,是告慰更是传承。今年,玉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自开展“关爱革命英烈后代,持续开展烈士寻亲”活动以来,已为36名抗美援朝烈士成功寻亲,这是对推崇革命先烈的生动实践,更是对英雄事迹的铭记和英烈精神的赓续。
为此,玉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县融媒体中心协作,及时收集整理刊发玉山籍抗美援朝烈士系列故事,以飨读者。
烈士小传
詹丰兴 (1926年?—1952.2.15)
詹丰兴烈士1926年出生在江西省玉山县下镇镇赛头村赛头自然村,1943年4月17岁时被抓壮丁。从军前家中兄弟5人,其排行老二未婚,父亲詹焕花已经去世,母亲徐水菊尚健在。1946年,詹丰兴在山东鱼台县解放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第二营第五连排级干部,1951年3月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2月15日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时为(11军31师转隶至12军)志愿军12军31师91团5连排长,终年26岁。
今天刊发烈士詹丰兴三封家书
第6封信。
首次出现川东大竹县石桥铺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第二营第五连中詹寄字样,时间为1950年3月21日。此封家书述说国家目前很困难,嘱咐家中困难是暂时的,对新生政权的土改政策持乐观态度。对出席川东英模大会感到喜悦的心情,对收获奖品如数家珍告家人。告知家人在贵州东北一带山里边剿匪的艰辛,当地百姓生活情况和对他们的欢迎。将平时节余的2万元(解放初期旧币)寄母亲零用。
信封内容
江西省玉山县下镇代办所赛头村交,詹焕义先生启
信封包装前内容:川东大竹县石桥铺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第二营第五连詹寄
信封包装后内容:1950年3月21日

接到八月二十九日的来信,知道家里生活困苦,曾上级说过,我们本地地方政府会优待人民集体同样的生活。中国经过了八年抗日,四年的自卫战争,老百姓受苦很多,经济困难,又加上河南、河北、安徽北部、江苏两年的水灾,我们那里今冬明春执行土地改革。
儿,八月二十四号被选为出席川东军区英模代表,开了七天的会议。三十号回到部队,得奖东西甚多,大皮鞋三双、衣服三套、英雄模范纪念章、纪念证、钢笔、日记本、牙刷等等。
现在到贵州东北一带山里边剿匪, 已经一月有余了,土匪大股全部被我军消灭了,还有少数的土匪,我们现在组织农协会,发动群众,贵州老百姓苦得很,连盐都吃不上,衣服破烂,也是因为以前受国民党残余的土匪特务捣乱,所以大都是没有盐和衣服。我们来到这里,老百姓都很高兴,欢迎我们。
我们部队生活很好,勿念。今寄上贰万元钱(解放初期旧币),给母亲零用,这也是当儿的心吧!
现在在原来三十一师九一团二营营部工作。
信封内容
(前残缺)寄江西(省)玉山县下镇赛头转交,詹焕太大人启
男离家转瞬五六年,刻下不知大人玉体可好否?前在清弋江接得大人玉音非常高兴。男读阅信内情由已知家庭一切合家都是很好。秋收已是非常丰富。男接信后,回信四封自到现在并无回音,不知是何原(缘)故。现在男住在四川,正在训练。无有别事,请大人放心。还有吾弟在家好?祀俸大人还有叔等,以是钧好,这是很好的。今后希望大人接信以后,早发回音。刻下身体如前,诸事如意,並无他事。言不多叙千急回音。
第8封信。
信封使用应是部队自制信封,部队仍驻扎川东大竹县石桥铺,番号依然是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第九十一团二营五连。时间为1950年4月16日(与前封信系接连两天写了信)。主要内容是表达与家人相隔两地思念甚苦,望风怀想,不能依依!告知家人担任地方工作和肃清匪特任务,询问家乡土改工作进展如何。

信封内容
(前残缺)寄江西(省)玉山县下镇乡赛头交,詹丰兴母亲收
信封包装前内容:(前残缺)四川省大竹县石桥铺二野战军三兵团(首次使用)三十一师九十一团二营五连詹(后残缺)
信封邮戳显示时间:1950年4月16日 江西玉山字样
国家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寻亲梦得以实现。斗转星移,烈士胞弟詹丰至已耄耋之年,平时他总是和家人念叨,有没有可能去韩国找到哥哥的骨灰。70多年过去,找到哥哥骨灰估计很难了,没什么希望。得知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通过网络、媒体,寻找烈士的脚步始终未停,詹丰至老人和家人都非常高兴,感谢党和国家始终没有忘记烈士和他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