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特点,国家卫健委对戴口罩指引进行了修订。
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习惯都可能对口罩造成污染。佩戴口罩常见的错误方式有哪些?口罩怎样存放更卫生?戴口罩长痘、过敏怎么办?跟着小编一同了解。
口罩内部易附着人体呼出的蛋白质和水分等物质,导致细菌滋生,一般情况下,医用外科口罩使用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
拉至下巴处、挂在耳朵一侧、直接放在包里/兜里、挂在手臂或手腕上、随意放置桌上。
口罩在变形、潮湿或有明显脏污时,防护性能会降低,需及时更换。
使用蒸、煮、喷酒精等方式都不能让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反而会降低防护效果。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可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有独立包装的口罩,取下后朝内对折,放回原包装袋内;桌子用酒精消毒后铺上洁净纸巾,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纸巾上,上方再覆盖一层纸巾;将A4纸对折,口罩朝内对折后,放入A4纸中,口罩带子不要放入;自备收纳袋,将口罩放入,注意消毒并定期更换。
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口罩,并注意保湿;急性皮肤泛红、瘙痒、长痘时,检查口罩是否合格,并涂抹药膏。
应尽量选择刺激性小的化妆品回家后及时卸妆,做好皮肤清洁和护理。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场所。
家人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应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如乘务员、警察、快递员等,工作期间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