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江之源、鄱湖之畔,山清水秀的玉山县以“冰为溪水玉为山、半江青山半江城”著称江南,被近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誉为“东方威尼斯”。
近年来,玉山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全面提升水利建设管理水平,小二型及以上水库达144座,水电站43座,水渠3000余公里,全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26万亩。水清岸绿堤美渠畅的生态活水文章助力玉山擦亮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名片,成为长江支流一道靓丽的水利风景。
加固除险显主色
玉山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扎实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紧紧围绕“除险保安全,加固增库容,提升促灌溉”的目标,精准把握全县144座小(2)型及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的核心关键点,引进螺旋钻造孔回填黏土、定向钻拓孔PE管内衬等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山塘整治和水渠修复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完成167座山塘整治和700余公里的水渠修复工作。今年,在充分摸清灌溉水源和配套设施现状后,县委、县政府决定整治810座重点山塘并修复780公里水渠,利用2年时间完成建设任务,使全县病险山塘正常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恢复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全面修复入田渠系,打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今年已筹集资金1.5亿元,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乡镇、分批次开工了一批重点病险山塘整治和灌溉水渠修复工程。
生态文明添秀色
玉山县坚持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同规划、同布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样板,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创建,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以河流保护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河湖、水库、村庄的生态环境整治及绿化,配套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设施。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陶源等4个生态文明村顺利通过验收,37个持证矿山企业整改工作落实到位。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全国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成了27家“节水型企业”,6个“节水型校”,7个“节水型小区”,106个“节水型机关单位”。
城乡供水呈暖色
玉山严格贯彻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全面启动全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积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截止目前,全县集中供水率为84.97%。去年启动的日供水5万吨的衢饶示范区引水工程今年将交付使用,必姆镇日供水2万吨的供水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将全县划分为4个区,投资8.3亿元,建成以1处城市供水工程管网延伸和3处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6处千人集中式供水和12处千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以及若干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到2025年,全县集中供水率达到96.46%。
河流治理强底色
玉山大力推进中小河流和五河治理防洪工程建设,投资19.23亿元(其中县级配套整合14.18亿元),完成了金沙溪、玉琊溪等主要河流的治理和防洪工程建设,共治理河流长度100.2公里,保护两岸人口25.8万人,保护耕地18.34万亩。玉山致力于打造一河两岸景观带,特别是深受群众好评的县城防洪一至五期工程的建成,使玉山县城形成了一个圩堤防洪保护圈,沿线圩堤堤顶与固脚间的百米原生态绿化带,将梦里水乡、杏花村公园和文成塔民俗文化园连接成片,融入整个金沙溪湿地公园,打造出了一条集田园漫步、运动休闲、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滨水十里彩廊,是“一步一景玉山游”的新地标。
达标建设增亮色
玉山县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河流纵横交错,大小水库星罗密布,完成标准化创建河堤39条,水库143座,水厂10座。按照公司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思路,严格遵循“六步法”,探索管养分离和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做到小型水库管理“补短板、寻良方、治顽症、保安全”,有效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在水库工程的政府行政责任、安全责任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管养分离。即通过政府集中统一购买服务,实行管养分离的保障措施,将工程维修养护从水管单位完全剥离,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水行政主管部门只对养护情况进行监管,以乡镇考核为主体,通过平台监管、现场验收对养护结果进行评定。
河湖保护现本色
玉山全面落实省市总河(湖)长会议要求,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调动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河小青等志愿服务队伍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河库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幸福河(湖)。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攻坚顺利收官,排查出的81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15条河流划界工作全面完成。河湖“清四乱”工作成效明显。全面收回小型水库养殖承包权,由乡村进行集体养殖,全面实现人放天养。开展了保护渔业资源专项整治,对金沙溪、玉琊溪等全县7条主要河流干流实行禁捕,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捞的“渔政亮剑2021”执法活动。投资217万元,建设“玉山县河湖地理信息平台”,对乡镇(街道)河道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的优美生态在玉山初步呈现。
水价改革展暖色
玉山县切实把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动改革,着手建立“四项机制、两大体系”,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农田水利工程管护经费、县财政整合涉水和涉农资金、县财政兜底等办法,解决“有钱管”的问题;创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实行工程管养分离,落实工程管护“四大”主体,解决“有人管”的问题;制定工程管护标准、制度和考核办法,解决“管的好”和“管的长远”的问题,为发挥农田水利工程效益、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水清河湖畅,鱼跃鸟飞翔。玉山县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水文章,润泽百姓心,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水利设施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助推乡村振兴,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玉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