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红土评论】新年新风|中国的春节,世界的非遗

【红土评论】新年新风|中国的春节,世界的非遗

评论员 | 胡宇浓

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春节成功申遗,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高度认可,更能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力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新年,世界同庆。此前,中国春节已经成为联合国假日。据不完全统计,约20个国家将春节列入该国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春节期间,日本东京塔、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美国纽约帝国大厦、迪拜哈利法塔等多国地标建筑亮起标志性的“中国红”。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春节民俗已然跨越国界,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盛宴。

属于中国人的过年仪式感,少不了绚丽璀璨的烟花。我们用来辞旧迎新的方式早已走出国门,远销海外。春节前夕,一条“德国人凌晨排队抢购中国烟花”的短视频走红,视频中的不少烟花产品来自萍乡上栗县。随着新春的来临,我国烟花爆竹四大主产区之一的上栗县烟花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中国花炮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90%。中国的烟花点缀着世界各地的夜空,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一张闪亮名片。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灿若星河。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不光要让世界知道,更要传递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比如春节所蕴含的团圆、和谐、亲情等理念,烟花所象征的希望与美好,这些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追求。在这个多元共融的时代,中华文化的每一次绽放,都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次展示,也是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增光添彩。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春节登上“非遗”名录,意味着开始而非结束。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走向世界的舞台,成为全球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2202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