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等临时遇困人员安全过节,温暖过冬,入冬以来,玉山县民政局积极开展“冬春救助 情暖赣鄱”专项救助行动。
强化街面巡查,做好街头主动救助。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救助管理部门职能,每天安排人员和车辆上街巡查,实施主动救助。对暂时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乞讨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实行先救助、后甄别;对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危重病人,按“先送治、后救助”的原则,送医疗机构救治;对遗失钱财、被骗被偷、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临时遇困人员实行温馨救助服务;对距离较远无法及时赶赴现场的,畅通网格员与救助管理机构沟通渠道,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或热心群众对遇困群众第一时间实施应急救助;对不愿入站的生活无着人员,由村(社区)、救助管理站跟踪监测,反复劝导、天网重点监控予以重点关注,必要时,设立临时避寒场所,为其提供御寒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等,帮助其解决燃眉之急,避免出现露宿街头、冻死、饿死、伤残等事件的发生。
强化部门协作,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在重要节日、特殊寒冷天气,民政部门主动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开展街面巡查救助工作。以车站、桥梁涵洞、空置房、地下通道、商场等流浪乞讨人员易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为重点,迅速组织力量开展集中救助专项行动,重点做好夜间巡查救助服务。
强化主动发现报告,完善救助点功能布局。完善临时救助点、咨询引导点布局和功能。由村(社区)履行主动发现报告制度,做好引导护送、应急救助等服务。同时公布求助电话和地址,方便街头生活无着人员前来求助,利于热心群众的引导帮助。
强化值班接待制度,确保及时响应,快速处置。24小时救助电话保持畅通,对群众来电、12345、E呼即办、智慧城管、公安天网巡查等发现提供的线索,做到热情对待,及时响应,快速处置。
发挥基层服务网格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救助格局。发挥临时救助点、咨询引导点、志愿者、社工、环卫工人、快递员、夜间安保等社会力量了解民情、反应迅速快的特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临时遇困人员安全过节、温暖过冬,让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救助电话:0793-2135713
作者:程兆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