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坚守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我要做一名教育的‘追光者’,为生命赋能,让每个生命都能向光而行。”
“我希望学校能成为教师心灵的净土,使他们成为一名终身阅读、教学、写作的践行者。”
2024年8月5日,在玉山县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面试现场,台上,9名校长后备库人选精神饱满、自信大方,按抽签顺序进行着竞职演讲;台下,由局机关干部和部分校(园)长临时抽调组成的95名评委组成员,从内容、语言、仪表进行了现场打分。整场面试从上交手机、全程监督到现场公布成绩,每个环节组织严密、纪律严肃、选拔严格。


开“校长茶话会”,校长与教师谈困难也谈方法;建“微家校”管理平台,老师与家长有沟通也有反馈;实施“日报告、周汇报、月通报”制度,学校管理规范有序……两年半时间,全校教师的精神焕然一新,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学校”。
相比沈佳红所任学校当时的困境,以小学组第一名成绩考上校长的刘承荣就比较“幸运”,他所任职的六都中心小学地处交通便利的玉山城郊,是不少教师向往的“舒适型”学校。
一直想办一所老百姓满意学校的刘承荣却想摆脱舒适感,为“躺平”教师寻医。

六都小学语文组举办成长“社区”举办读书沙龙
找种子、育苗子、铺路子,选择好教师培养路径。刘承荣带领学校管理团队组建四个成长“社区”,坚持“日习一功、日行一事”。他还推行“轮值”导师,探索“三学四度三走向”成长模式,全面激发了教师成长自觉性,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县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捷报频传。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学校实现了教学质量三年大跨越的预定目标。
让能干者有舞台,让优秀者有机会。在樟村中学担任多年副校长的童鹏飞等待着他的机遇。参加全县中小学校长公开选拔,他一举夺魁,先后在群力学校、紫湖初级中学担任校长。
童鹏飞一直坚持因校制宜。群力学校教学质量全县排名靠后,他根据九年一贯制的小微学校特点,聚焦青年教师成长,打造名师梯队,以点带面,协同提振学生发展,不到两年时间,教学质量在全县农村学校中名列前茅,并被确定为全县科普教育基地。

紫湖初中校长童鹏飞到学生食堂陪餐
调任紫湖初级中学,童鹏飞又根据山区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特点,主持实施家长培训工程并强化学生作业设计、管理,帮助学生成长。期间,学校在教学能力、学生素养等各项成绩创造了多个农村学校“第一”的佳话,成为了农村中学的标杆。
千人千校,各具特色。精准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就是要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两年前以第一名被选拔为仙岩中心小学校长的吴亲虎,也有他的治校优势。先后在基层学校、教体局机关工作过的吴亲虎,不仅拥有丰富的扎实的理论素养,也有着较强的管理能力。
仙岩小学青年教师占比76%,吴亲虎发挥青春力量,抓实校本研修、素养提升、平台搭建、过程管理,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打造“1+3”特色管理模式,依托特色优势,坚持每周升旗仪式“围绕一个主题、组织一次表彰、进行一项提醒”;组织“班主任沙龙”“班主任经验分享”讲座;开展“一米菜园”劳动实践、“我爱古诗词”赛诗大会等活动,扣好孩子成长路上的“第一粒扣子”。

仙岩小学开展“一米菜园”劳动实践
“让学校在新起点上全力跑好‘立德树人’接力棒。”吴亲虎的治校方式卓有成效,该校成为农村学校高质量综合评价第一名并获评全县质量优胜奖。
一个好校长带动一所好学校,一批好校长成就一方好教育。在弘正气、树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下,玉山教育生态持续向好,教育团队携手奋进、担当奉献,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内涵,努力向群众交出一张张提神振气、厚重亮眼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来源:《江西教育》公众号 作者:谢传禄 徐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