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我爱玉山】玉山县乡村旅游攻略之美好樟村——民俗篇

【我爱玉山】玉山县乡村旅游攻略之美好樟村——民俗篇

 

1.樟村板灯

樟村板灯又称桥灯,是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始于盛唐,兴于明清,尤以清朝康熙年间为最,久负盛名的樟村板灯有两种,一种叫“龙灯”,一种叫“五谷灯”,又称“万年灯”。板灯,顾名思义,就是一块长木板上,用竹篾和红纸扎出两个灯龙,并板板相连成为一条板灯龙,少则数十米,长则数百米。

樟村板灯从正月十三日开始,连续三天,到元宵节达到高潮。这三天,数条百千米长的灯龙,在田野阡陌、市镇乡村间袅前行,每到村落都会蜿蜒盘旋、翻腾起舞;这三天,灯龙入村时,家家都张灯点烛、焚香泡茶,鞭炮声此起彼伏,灯头在各家间赐福送祥;这三天,跟灯观灯者可谓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善男信女、老妪幼童无不欢快随行,驮灯者时而呼啸而进、时而呼喝鼓噪,引得路人四处奔逃笑闹……其中乐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的美好回忆。 

2.樟村贺汤酒
贺汤宴酒是樟村地方传统的一种宴席形式,流行于镇内各个村落之间。从前物资匮乏时期,农村办喜事时,为招待亲朋好友,从农家自养的家禽家畜、自种的农产品等有限食材中,发挥聪明才智,制作烹调出多种多样色鲜味美的汤菜,既避免了食材不足的尴尬,又受到宾客们的喜爱,于是这种经济实惠、味道鲜美的宴席逐渐流行开来,传承至今,当地居民还赋予它形象贴切的名称——贺汤酒。2023年11月10日,玉山贺汤酒习俗被列入上饶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贺汤酒的美味关键在主厨的厨艺。主厨不一定是正式的厨师,但定是闻名乡里的好“伙头”,其熟知贺汤酒的特点,又有着杜甫笔下“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的超群厨艺。贺汤酒的特点在汤,而汤的灵魂在大骨高汤和辣椒油。技艺超群的厨师以其巧夺天工的手艺,做出一碗碗令人啧啧称奇的汤品。
贺汤酒宴席崇尚节俭,菜品没有定数,少则二十多道,但至多不超过三十六道。每席前三道均为炒菜,后则汤菜和炒菜间隔轮换,菜类有芋头粿、小炒溪鱼干、煎豆腐、红烧肉等农家小炒;汤类有冬笋肉皮汤、枫叶粿汤、香菇粿汤、白玉豆汤、银耳红枣汤等山珍鲜汤;酒类有糯米酒、谷烧酒、高粱酒等家乡土酿,以大粗陶碗盛之,可叠三层而不倾覆,谓之一绝。

来源:玉山文化旅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95459.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