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产茶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被美国《茶叶全书》赞为“中国绿茶之最优者”,曾获巴拿马中国博览会金奖。2005年初,婺源这个千年茶乡,又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婺源家家种茶,户户采制,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产茶、制茶、贩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分门别类的、艺术性的、遍布城乡的固定艺术程式——茶艺。
在婺源流传至今的茶艺表演节目有: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等。其广义的内容除表演外,还包括茶亭、茶歌小调、茶画等等。2006年6月6日,婺源茶艺入选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源人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茶文化现象,新娘茶作为民俗,可谓代代相袭,流传不衰。当地风俗,新娘要亲手泡制香茗,孝敬公婆及男家亲眷。
茶具:泥炉、铜水壶、茶叶罐(贴红双喜)、瓷壶(贴红双喜)、梧桐滗盂(贴红双喜)、红花瓷壶(贴红双喜)、红花茶瓯(贴红双喜)、茶托盘(贴红双喜)、馃籽碟
1、点烛 2、备具 3、涤器 4、投茶 5、冲泡 6、上茶点 7、献茶 8、收茶具
婺源,历史上属新安文化,儒雅风流。书斋庭院,竹坞流泉,泥炉鄣炭,瓦罐竹勺,茶重形质,水选名泉,追求的是汤清、气清、心清;境雅、器雅、人雅的境界。
水品:“廖公泉”或“廉泉”水。
茶品:鄣山顶的雨前茶。
茶具:通气锡壶、圆形茶叶罐、有托有盖的青花茶盂、青花滗盂、香炉、檀香。
表演程序:
1、备具 2、焚香 3、 盥手 4、备茶 5、赏茶 6、涤器 7、置茶 8、投茶 9、洗茶 10、冲泡 11、献茗 12、受茗 13、闻香 14、观色 15、品味(一巡茶) 16、上水 17、品二巡茶 18、收茶具
其特点是:神清气静,儒雅风流。
此外,婺源茶艺还有富室茶等节目。
婺源茶艺包含着艺术、哲学、道德等因素,是接待亲朋宾客、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一个渠道。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所以一直备受人们喜爱,至今仍盛行不衰。
另外,对研究民俗、礼仪的产生、演化、传承,丰富民俗文化,特别是茶文化具有重 要作用。挖掘、研究、发展、运用婺源茶艺,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婺源茶艺独特的乡村风格、优雅的表现手法、极高的文化品位,使其成为中国茶艺的博览园,受到越来越多国家与地区人民的欢迎。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婺源长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