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工艺,最早出现于秦汉时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主要来体验一下扎染。”7月21日,在玉山县樟村镇百果小学的新浪扬帆e+公益夏令营里,一场“蓝染”技艺体验课,让山区孩子们感受非遗魅力,在假日里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捆绑、折叠、扎束、染色、铺展……活动中,夏令营的老师为孩子们分发了制作扎染所需的白布、夹子、皮筋等材料,并手把手指导孩子们制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制作,一块素朴的白布,通过部分“留白”成图,部分“染色”成景,摇身变成了美妙神奇的图案。孩子们在动手中体会到夏令营的快乐,感受到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


“这次夏令营让我觉得非常开心、充实、有意义。我接触到了扎染这项非遗文化,感受到它的魅力和丰富多彩。今后我要好好学习,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夏令营学生姚子轩高兴地告诉记者。


“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非遗传承的小种子。”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凤说,也希望我们的非遗传承可以更好地走进大众生活、得到应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博物馆或展览区。


据了解,此次新浪扬帆公益基金筹办的蓝染主题非遗夏令营为期7天,真正做到让“非遗”走进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拉近了他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营造了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的浓厚氛围 。“我们此行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让孩子们了解蓝染的悠久历史、学习蓝染的工艺,让他们可以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这个夏令营有满满的收获。”扬帆计划玉山夏令营负责人丁玉玉表示。(记者 邱荣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