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暑时分,在玉山县四股桥乡车头村的三清故事果园里,“残障员工郑官宝正忙着采收黄桃,放眼望去,甜美多汁的黄桃缀满枝头,“在阳光助残基地的帮扶之下,我不仅让子女有学上,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心里可美了!”郑官宝说。

“我们三清故事在县残联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残疾人电商直播带货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帮助他们增收致富。目前,公司基地长期雇用本村残疾人家庭劳动力或有劳动能力残疾人20多名,促进相关务工人员年增收3000-20000余元。”三清故事公司负责人张燕红介绍。阳光助残示范基地项目是玉山助残脱贫的一大特色模式。近五年来,玉山县残联以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为工作重点,采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服务援助、培训帮助等多种措施,拓展服务模式,打造阳光助残示范基地,大力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

据了解,玉山县各类残疾人约有3.8万,其中具备劳动能力、就业需求迫切的残疾人约有1.5万人。为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力度,玉山出台了《玉山县阳光助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扶持残疾人从事各类生产劳动的扶持范围和标准细则。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创建阳光助残示范基地106家,其中省级示范基地4家、市级示范基地3家,安置残疾人458人。涉及种养殖、服装、电器、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各行业,实现残疾人就业3000多人。(记者 吴梦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