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记者在位于岩瑞镇五里洋村的玉山县剑鸿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十余个村民正分散在各个种植大棚,忙着翻土、除草、施肥,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基地流转了200余亩土地,用来种植蔬菜、菌菇类作物,每天有30来个村民在这里工作,每个月能拿到3000余元。”玉山县剑鸿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宏高说,下一步,他还将继续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我有空就会来合作社干活,每天能有一百多块钱的收入。”今年58岁村民邱腮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家就住在附近,来这干活可以增加收入,还不耽误接送孙女上下学,很满意。

乡村想振兴,产业要先行。近年来,玉山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鼓励村一级党组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将撂荒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或农业大户,开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合作社务工,带动群众找到增收致富“良方”,为村集体增强“造血”能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