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山 【推进社会治理改革】推行“五个一”模式 打造诉源治理“玉山样板”

【推进社会治理改革】推行“五个一”模式 打造诉源治理“玉山样板”

近年来,玉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和“抓末端治已病,抓前端治未病”工作要求,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全面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做法,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于今年1月27日成立了玉山县社会治理中心,着力破解社会治理单打独斗、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统筹乏力等问题,迈出了县域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新步伐,努力打造新时代诉源治理“玉山样板”。运行以来,中心受理纠纷477件,已结案450件,办结率94%,其中46%民事诉讼案件在诉前得到调解。

“一中心”集成,各类矛盾“进一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工作体系的实施方案(试行)》,按照“因事制宜、方便群众、高效便捷、整合资源、科学配置”的原则,县社会治理中心、乡镇社会治理分中心、村居社会治理工作站均选在交通便利、方便办事的位置,与综治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县社会治理中心共三层3600平方米,分别设置矛盾风险化解区、社会治安防范区、组织公众参与区三大功能区,系统构建“1+6+N”的一中心体系、多功能模块。“1”就是综合调度指挥平台,负责统筹调度中心的社区网格化平台、进驻部门单位和各功能区工作;“6”就是信访接待、纠纷联调、司法服务、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治安研判功能区,是集司法、法律、心理、调处、仲裁等于一体的行业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N”就是组织公众参与区,吸纳医调、商调、物业、交通等8个专业调解委员会进驻,培育导入平安志愿者、心理咨询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一平台”统筹,过程统管“用一网”。把“信息化”“数字化”融入社会治理中心建设全过程,整合上饶公众APP、社区网格化平台、智慧玉山等媒介,建立矛盾纠纷全量数据库,归集分析县域矛盾纠纷数据,实行“一网管控”。研发“玉山县矛盾纠纷应用协同”APP平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治理提档升级,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一方面,强化源头预警。利用江西省综治信息平台、上饶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实时通报排名各地、各单位在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情况,提醒做好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最大限度从源头预防矛盾纠纷发生。另一方面,强化源头排查。通过平台每日跟踪调度基层政法干警、驻村干部、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工作动态,督促基层网格力量加强巡网排查,提高矛盾纠纷源头发现能力,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平台运行以来,矛盾纠纷发生数量不断下降,今年矛盾纠纷发生率同去年同比下降将近50%。

“一体化”运行,调解力量“聚一处”。全面整合社会网格化综治中心、涉访涉诉部门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聘驻等方式进驻部门、集中办公。其中,县委信访局成建制进驻;县纪委监委、公安、法院、住建、卫健等16家高频事项面广、高权重事项繁多、矛盾纠纷量大的县直部门实行常驻;每月信访量排名前3的乡镇(街道)或县直单位实行轮驻;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总工会等牵涉矛盾纠纷相对较少的部门单位实行随驻;“老魏工作室”、关爱之家等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品牌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实行聘驻,实施受办一体、事心双解、统筹协调等多项机制,做到一体化联动、多元化调解。运行以来,通过多部门、多元化共同调解,受理的188件农民工工资纠纷案100%办结,平均每件仅用半天,共追回农民工工资1100余万元。

“一站式”办理,纠纷化解“跑一地”。在县社会治理中心设立综合受理、信访接待、诉讼服务、交通事故、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12个功能窗口,大力整合智慧玉山、社区网格化综治中心、上饶公众平台、雪亮工程等数据媒介,视频直接连线到镇、村,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甚至“一地不跑”。同时,完善平战结合、研判分析、领导包案、跟踪督办等机制,实行即接即办、跟踪管理、末位淘汰等制度,做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收集汇总、第一时间分层过滤、第一时间联动调解,实行规定简单事项1天、一般事项5天、复杂事项15天、疑难事项20天办结机制,并限时开展跟踪回访、考核评估,用线上指令推动线下矛盾纠纷高效受理、研判、处置、回访和反馈,实现群众办事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平台督办的全周期管理。运行以来,中心共办结矛盾纠纷案件450件,办结率94%,平均每天办结2.45件。

“一条心”齐抓,治理格局“成一体”。在全面整合部门单位调解资源基础上,注重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吸纳人民调解员、退休老干部、知名乡贤、志愿者、老党员等各种力量,运用调解、仲裁、诉讼、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各种手段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解,逐步探索出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新路径,形成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好局面,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运行以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实现“矛盾纠纷60%化解在村(社区)、30%化解在乡镇(街道)、10%化解在县域”的目标,基本形成社会治理一体联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玉山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数字赋能的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之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6225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