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我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使祖国安全进行建设,使祖国的人民永远过着幸福的日子,为了保卫东方与世界的和平,我已光荣献出了自己青春生命,这是我感到最光荣的。
母亲,您别要为我而悲痛,应该为我这种行动而感到骄傲,别难过,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这是一封从中国人民志愿军23军67师201团政治处寄来的抗美援朝烈士的家书,落款是“儿 自兴”,写于1953年4月。
这是烈士牺牲前半月给母亲写的诀别书。“自兴”就是彭自兴,玉山县怀玉乡后叶村人,生于1928年,自幼丧父,一共有八兄妹,他是家中的老大。1946年秋日的一天,彭自兴还未从妻子难产去世半年的悲痛中走出,就被国民党军抓去当了壮丁,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只好被家人送给别人抚养(四岁时因病夭折)。
今天,当我们捧读这封沾满硝烟与血泪的战地家书,仍能感受到其中洋溢出的浓烈的家国情怀。
据玉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占杨胜介绍,今年来,该局开展了“革命英烈后代关爱行动”,持续开展烈士寻亲活动,对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的152名玉山籍的志愿军烈士进行寻亲,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经找到21名烈士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