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69岁的吴植松是玉山县冰溪街道的一名孤寡老人,下肢畸形,失智失能。去年10月,玉山县新建的社会福利院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把他从老福利院接到这里生活,让他可以接受更为专业的照护服务。
今年2月起,查师傅来到这个福利院工作,和另外一名护工柯发英组成搭档,白晚班轮换。作为吴植松老人的责任护工,经过7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查师傅渐渐对老人的脾气和习性有了一定了解。他告诉记者,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洗漱、翻身等,接着喂老人吃早餐,中午准时喂老人吃中餐,上午下午有一些相对自由的时间,可以推老人到庭院吹吹风,到活动室看看电视节目,和其他老人在一起放松一下。这些都不是难事,难就难在老人失智失能,无法与他人进行言语沟通。查师傅只能结合老人的生活规律加上自己平时的观察来照护他,比如说白天每隔两个小时就主动询问老人“是否要大小便”,如果老人嘴里含糊不清发出“呜呜”的声音,那可能就是有情况了,他必须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考虑到失能老人照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除了每个房间配小淋浴房,还在每个楼层开设了大卫生间,配备了洗澡床等专业设施。”据该院院长周亚莉介绍,失能老人一般是夏季两天洗一次澡、冬季四天洗一次澡。如果遇到大小便拉在身上等突发状况,就由两名护工协同把老人推到大淋浴房进行及时冲洗和护理,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名失能老人身上都干干净净,没有难闻的气味。
在玉山县社会福利院,像吴植松这样的特困失能老人还有45名。县民政局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股股长杨漾告诉记者,玉山县积极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将县社会福利院打造成城乡特困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机构。目前,玉山县共有特困失能老人46人,全部实现集中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