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 这碗豆花凭啥被央视点赞

这碗豆花凭啥被央视点赞

“真正的传统不在典籍里,而在生活中。”

作者 | 欧阳诗怡

题图 | 吉水十大文化名菜之解缙豆花

前几日,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江西篇·吉安站播出后,一道看似寻常却暗藏乾坤的吉水名菜引发全网热议——当镜头对准洁白如雪的“解缙豆花”,演员陈好惊叹:“居然有这么细的豆渣!”

这道让永乐皇帝魂牵梦萦、令现代食客欲罢不能的豆花,究竟藏着怎样的传奇故事?跟随笔者的足迹,去揭开这道美食的前世今生。

央视《三餐四季》江西篇中,撒贝宁等人品尝解缙豆花。

01

从御膳房到百姓家的智慧传奇

在吉水县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古老的青砖墙上,“大明第一才子”解缙的画像静默不语,与一旁豆花店的招牌相互映衬。六百年前,这位编纂《永乐大典》的奇才,用一碗豆渣改写了中国饮食文化史。

当时,永乐皇帝见解缙身材矮小,曾以此打趣。解缙却不慌不忙,从容回应:“我虽身形矮小,可家父却是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之人。”原来,解缙的父亲是位做豆腐的手艺人。所谓肩挑日月,是挑着磨盘去磨制豆腐,那转动的磨盘恰似太极阴阳图,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辛劳。因豆腐要售卖用以维持生计,一家人平日里不舍得吃,常以豆渣果腹。

一日,解缙突发奇想,吩咐御厨用磨完豆腐后剩下的豆渣,依照吉水当地地道的做法,精心烹制出一道豆花,呈给永乐皇帝品尝。当那碗豆花端至御前,永乐皇帝轻轻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瞬间被其鲜甜滋味所征服,不禁由衷赞叹:“白如雪,细如纱,柔如棉,鲜甜可口,此乃人间极品”。

自那以后,永乐皇帝便对这道豆花念念不忘,隔三差五命御厨精心制作。解缙豆花,因此闻名天下并流传至今。

“解缙豆花看似是才子急智,实则是民间智慧的升华。”吉水县文化馆负责人刘小平指着一尊石磨说道:“旧时豆腐匠人舍不得吃完整豆腐,以豆渣果腹,却在困顿中创造出极致美味。”这道诞生于田间灶头的菜肴,因解缙的巧思登上庙堂,又随《永乐大典》编纂队伍的足迹传遍九州,成为“草根美食”逆袭的典范。

吉水县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

02

黄金豆与石磨的时空对话

不难看出,所谓“解缙豆花”就是我们常吃的豆花。为何这般平凡的食材,竟能赢得永乐皇帝的青睐呢?答案就藏在吉水当地别具一格的制作技艺里。

吉水作为鱼米之乡,其黄豆品质上乘。在恩江与赣江交汇处的冲积平原上,得益于北纬 27°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优质黄豆。黄豆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据有35年制作经验的豆腐匠谢秋仔透露:“选豆时需在掌心搓揉,表皮稍有脱落却不断裂的才是上品。”这种对选材的极致苛求,成就了解缙豆花的匠心品质。

“解缙豆花”讲究火候,在快速的翻炒中要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突出豆花的绵柔、鲜香、嫩爽。选用最优质的黄豆,采用传统的石磨方式磨制,最大程度保留黄豆的原味。由此制作出的豆花看似细嫩,实则绵扎,且入口即化,绝无残渣。

舀一勺刚出锅的解缙豆花,能品尝到独特的三重滋味。初尝,是猪油与豆香交融的丰腴;细品,有高汤浸润的醇厚;回味间,葱花清爽点睛。吉安市餐饮协会评价其“烂而不糜、嫩而不生、香而不艳”,恰如吉水人“做事有度”的秉性。

这道曾让永乐皇帝赞不绝口的美食,如今依然深受老百姓喜爱。它不仅选料精细、注重火候,保持食材原汁原味,偏重口感,爽而不腻,还巧妙运用当地土特产如酱辣椒、霉豆腐等作为佐料,地方特色浓郁。

03

民间技艺的薪火相传

清晨5时的吉水老街,青石板上还凝着露珠,“解缙豆花”店门前的木格窗已透出暖光。庞利兵弓身推着直径半米的青石磨盘,雪白豆浆顺着磨槽缓缓流淌,与檐角垂挂的酱辣椒串、霉豆腐块交叠成一幅跃动的市井风情画。

“每天要磨百来斤黄豆,周末根本忙不过来。”庞利兵擦着汗笑道,自今年入驻老街,他的豆花日均销量已突破400碗。

“我们的豆花做好了!”在吉水县城南中心幼儿园,“解缙豆花坊”成为体验传统文化特色课程,稚嫩的童声与石磨转动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在迷你石磨前踮脚接力,从选豆、研磨到滤浆、点卤,完整复刻传统工序。6岁的邹淇丞兴奋地举着滤网:“老师你看!我的豆渣和电视里一样细!”

“真正的传统不在典籍里,而在生活中。”吉水县文化馆负责人刘小平说道。晾晒在竹匾上的金黄豆粒、街坊间互赠豆腐脑的乡情,仿佛都在诉说着古老技艺的存续真谛——唯有扎根于烟火日常,方能淬炼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小小一碗豆花,承载着古老制作技艺、历史情怀、人生记忆与文化乡愁,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续写跨越时空的美味传奇。

来源:当代江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2840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