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日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为营造全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升全民艾滋病预防意识,11月29日上午,玉山县黄家驷医院(玉山县人民医院)公卫科、感染性疾病科、皮肤性病科、科教科在门诊大厅联合开展以“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为主题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通过电子显示屏、咨询台,发放各类宣传册、宣传用品、测量血压等方式,向群众普及日常健康知识,宣传国家艾滋病防治政策以及相关防治内容,引导群众主动了解艾滋病相关信息,倡导大家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针对群众提出的健康问题给予详细的解答。

活动现场,感染性疾病科医生还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结合典型案例和真实数据,详细讲解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致病原理和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染艾滋病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艾滋病等,让在场所有人对艾滋病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关于艾滋病的一些重要科普知识:
艾滋病(HIV)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可导致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
性传播:这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血液传播:通过输血或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可能传播HIV。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在妊娠、分娩或哺乳时将病毒传给婴儿。
正确使用安全套:每次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母婴传播预防: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药物和剖宫产等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检测与干预:建议在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HIV检测,以便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HIV抗体初筛和确认试验,后者通常在感染后3周、6周和3个月进行。窗口期后测试结果较为准确。潜伏期较长。
治疗:虽然HIV目前医疗水平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规范持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融合酶抑制剂等五大类药物,三类药以上联合(鸡尾酒疗法)抗HIV治疗,达到控制病毒复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艾滋病不是空气传播疾病:日常接触、如共同用餐、握手、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HIV。

编辑:汪诗雅 审核: 俞翠英、童寅 签发:肖贤富
建设技术精细、管理科学、服务周到
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医院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玉山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