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17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先行县之一,玉山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村庄整治提升行动,扎实发展设施农业、功能农业,做强区域种养殖公共品牌和特色产业,全力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起点谋划
——整体谋划。以县级整体谋划,相关乡镇为主体,综合考量县域产业布局和旅游资源,科学划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分类确定了4条示范带。各示范带由牵头乡镇对照“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总体方案,建设中按照“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原则,从农民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入手,谋划推动普及普惠、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关键要事,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资金筹措。结合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上级补助、县级自筹、社会捐赠、村民投劳等方式,组织相关部门共商,整合涉农有关资金,全力支持重点沿线、重点乡镇、重点村庄的建设。引入知名运营团队,根据乡村产业、生态、人文等不同特点,对重点干线沿线、乡镇、村庄进行精准定位、策划设计、包装运营,推动“四融一共”和美乡村重大项目市场化建设、市场化运营。
——精心实施。集聚村庄改造提升,强化产业支撑,吸引要素汇聚,增强辐射和带动能力;对城郊融合类村庄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特色保护类村庄重点推动保护利用,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建立监管机制,压实相关单位和乡镇、帮扶单位、驻村干部责任,规范项目具体实施和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社会经济效益。
——积极运营。根据乡村产业、生态、人文等不同特点,引导重点农业企业借助携程、京东、阿里在数字农业方面的资源、技术、管理、渠道优势,提升玉山农业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全链条、全流程智能化水平,推进更多玉山优质农产品进驻知名商超、餐饮,提升玉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
高质量推进
——塑造景村融合新气质。按照“文化为魂,生态为本”的工作思路,加大对乡村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积极探索玉山乡村旅游新途径、新办法。统筹规划并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整治,因地制宜推行“五定包干”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建成四股桥山塘村、文成蜜月小镇、六都新风尚农场、怀玉山景区、双明漏底古村、仙岩官溪社区、岩瑞包溪村等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目的地,形成集生态观光、田园风光、采摘体验、民宿民俗、农事体验、野外露营、自驾游营地等于一体类别较为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方志敏清贫园
激发产村融合新活力。坚持“围绕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建好美丽乡村促产业发展”思路,加强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骨干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作用。以龙头企业或产业联合体为中心,重点在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环节上下功夫,做到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推进物联网、5G、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全链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聚焦玉山黑猪、富硒香榧、设施蔬菜、水库圈养鱼、茶叶、中草药、农旅休闲等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引导“链主”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加农村收入。完善乡宿所在村及周边公共服务体系,完成怀玉山景区功能品质提升,推进民宿提档升级。


▲美丽活力乡村+乡宿
——共树“三治融合”新风尚。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完善“三治”(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五化”(组织化、网格化、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管理乡村治理体系。整合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广场等现有资源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丰富站所活动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讲文明、治陋习、树新风”为主题,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切实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法律明白人”网校和履职平台建设,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形成“弘扬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的社会新风尚。


▲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进社区活动
——拉动城乡融合新发展。推动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环境治理、公共服务配套、村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创新等,全面提升中心村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生活设施完善升级,做好乡村休闲购物、餐饮美食、治安维稳、居家养老、文化体育、幼托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全力满足群众现代文明生活需求。


▲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日益明显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来源:江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