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万千气象看江西 万千气象看江西|来自太空的育种作物,长啥样?

万千气象看江西|来自太空的育种作物,长啥样?

经过太空育种后的蔬菜在温控大棚内长势良好。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人民网南昌7月26日电(记者秦海峰)7月25日,“万千气象看江西”网上主题推广活动线下采访团探访江西航天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走进该公司的太空育种中草药繁育基地,只见传统农业与尖端科技在这里深度融合,展现出一幅现代农业美丽画卷。一群特殊的“工人”——智能机器人,灵活穿梭在温室之间,忙碌地进行着无人化巡检和农作物数据采集工作,与用户进行交互执行特定的任务,并实时传输给终端数字孪生综合管理平台。

一台机器狗正在太空育种中草药繁育基地内“巡逻”。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总投资约2亿元,是国内首家元宇宙·VR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由元宇宙+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植物种植工厂区、太空育种中草药繁育基地和配套项目组成,是“新技术+新农业+新生态”的示范基地。

江西航天红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技术工程师孙浩亮介绍道:“公司航天育种先把种子经过一轮挑选,将其通过火箭搭建到外太空,并进行一定时间的载轨,加速它的自然变异过程,经地面至少4代选育,培育出遗传稳定、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再进行普及种植。”

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新途径。相比传统地面辐射育种,其突变材料成活率高、变异强且稳定,育种周期短,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工作人员展示太空育种的样品。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目前,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番茄、辣椒等园艺作物新品种累计种植推广面积超过240万公顷,增产粮食约13亿公斤。以航天植物工厂番茄培育车间为例,现培育有宇航4号,太空黑钻,太空粉宝石,太空红甜蜜,宇航8号(绿钻)等多个优质品种。据估算,航天育种创造直接经济规模超过2000亿元。

孙浩亮一边演示机器人,一边介绍道:“我们首先是种子太空化,其次我们通过运用无人化控制技术控制温室温度。比如说草莓,给予最合适的生长环境进行糖分积累,让它的口感和产量有大幅度的提升……”

该公司精心构建了“种植无人化,产品有机化,种子太空化,管理数字化”的航天新农业“四化”特点,为新农业发展赋予新动能,推动农业产业迈向更加高效、智能的未来。

孙浩亮表示,公司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补光系统与温控管理的能效,精准调控资源利用,有效减少能耗损失,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可持续。

(实习生袁飞芸对稿件采写亦有贡献)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博士县—玉山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yszc.com.cn/10439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970372399

邮箱: admin@yszc.com.cn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